九龙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超预期的宏观环境,面对多重困难迭加,多种风险交织,多条战线作战的复杂局面,全县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抓好疫情防控、抗震救灾、经济发展等各项工作,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聚焦“13561”发展思路,着力建设“五个九龙”,推动中央、省、州稳经济促发展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落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稳增长,牢牢稳住全县经济基本盘。

一、幅员面积

根据甘孜州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县国土调查面积676471.07公顷(10147066.05亩)。其中,耕地58599.15亩、种植园用地9342.15亩、林地5900482.2亩、草地3170972.7亩、湿地15207.75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193.95亩、交通运输用地19298.7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92199.5亩,其他862849.95亩。

二、综合经济

经州统计局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34.21亿元,位列全州第2,较上年同比增长8.1%,位列全州第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3亿元,位列全州第11,增长4.2%,位列全州第6;第二产业增加值16.97亿元,位列全州第2,增长13.1%,位列全州第3;第三产业增加值13.01亿元,位列全州第5,增长3.5%,位列全州第3。

人均GDP达到63822元,比上年增长13.4%,较上年降低3.4个百分点。

2018年-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位列全州第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3%,位列全州第1;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位列全州第14;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9%,位列全州第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位列全州第2。

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21年的13.3:48.8:37.9调整为2022年的12.36:49.61:38.03。占比排名分别位列全州第16、第2、第18位。

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61个、6.12个和1.3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55%、75.54%和16.91%。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9.01亿元,位列全州第7,较上年同比增长9%,位列全州第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89亿元,增长31.8%;第三产业增加值2.57亿元,下降3%。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3%,较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

三、法人单位数

全县共有法人单位1297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291个。在法人单位中,企业单位366个;事业单位150个;机关单位67个;社会团体单位1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个;居委会4个;村委会61个;农村合作社313个;其他组织机构3个。

四、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9339万亩,同比增长1.6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6.6206万亩,增长0.7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3133万亩,增长3.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中,油菜籽播种面积0.2203万亩,增长4.4%;中药材播种面积0.45万亩;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5406万亩,增长0.01%。

全年粮食产量2.0452万吨,同比下降0.39%;油菜籽产量0.0358万吨,同比增7.18%;蔬菜及食用菌产量达4.5799万吨,下降0.01%。瓜果产量达0.0018万吨,增长0%。

全县主要牲畜猪牛羊出栏10.2979万头(只),同比下降6.6%。累计出栏生猪4.7896万头,下降17.83%;年末生猪存栏3.3363万头,增长0.72%。累计出栏牛2.1022万头,下降14.2%;年末全县牛存栏7.8811万头,减少4.6%。累计出栏羊3.3363万只,减少30.3%;年末羊存栏5.8005万只,同比减少4.1%。禽出栏6.6789万只,增24.6%;禽存栏6.6185万只,增长20.2%。

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0.5189万吨,同比减少1.3%。其中,猪肉产量0.2744万吨,增长2.7%;牛肉产量0.1856万吨,减少3.9%;羊肉产量0.0505万吨,减少12.7%;禽肉产量0.0084吨,增长9.1%;禽蛋产量0.0067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0.3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5万人参与栽植8万株。

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7.6525万千瓦,较上年同期增长4.16%。

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现价)7.1995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农业产值4.2062亿元,增长0.06%;林业产值0.1638亿元,增长15.9%;牧业产值2.7879亿元,增长0.2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0416亿元,增长6.1%。

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26亿元,增长4.2%。

2018年-2022年,粮食播面年均增长2.5%,位列全州第2;粮食产量年均增长0.9%,位列全州第9;粮食单产年均下降1.5%,位列全州第17;各类牲畜存栏年均下降1.2%,位列全州第4;牛奶产量年均增长5.3%,位列全州第4;肉类产量年均增长0.3%,位列全州第9。

五、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6.22亿元,位列全州第2,同比增长12%,位列全州第3;拉动GDP增长5.29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到47.4%,位列全州第2。其中,采矿业增加值3.03亿元,下降36%;制造业增加值0.19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12.99亿元,增长26.7%。

2018年-2022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位列全州第13。

全县统计入库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其中,采矿业企业2家,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企业9家。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位列全州第3,产销率达94%。

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发电量76.95亿度,增长18.47%;铜金属含量8412吨,增长4.35%;锌金属含量2008吨, 下降11.18%。

全县统计入库的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个数为2家。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566万元,同比增长3.9%。建筑业增加值达到0.82亿元,增长26.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88%,拉动GDP增长0.72个百分点。

2018年-2022年,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8%,位列全州第8。

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4.2%,位列全州第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6.8%,位列全州第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7.1%,位列全州第1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9.2%,位列全州第2。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增长45.9%,位列全州第10。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投资增长577.9%,位列全州第1。三次产业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5.5%、53.9%和40.6%。 

民间投资增长46.1%,位列全州第6。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6.9%,位列全州第6。

2018年-202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9%,位列全州第1。

七、国内贸易及旅游

全县限额以上商贸单位14家,均为个体户。其中,零售业单位4家,住宿业单位5家,餐饮业单位5家。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9亿元,位列全州第10,同比下降0.4%,位列全州第8。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6亿元,位列全州15,下降3.3%,位列全州1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3亿元,位列全州4,增长2.7%,位列全州9。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0.77亿元,位列全州5,下降5%,位列全州17;零售业零售额2.92亿元,位列全州10,下降0.5%,位列全州10;住宿业零售额0.27亿元,位列全州12,增长0.5%,位列全州6;餐饮业零售额0.54亿元,位列全州14,增长6.6%,位列全州1;

2018年-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9%,位列全州第8。

全年接待游客64.94万人次,位列全州第15,同比下降22%,位列全州第15;实现旅游收入7.14亿元,位列全州第15,下降22.2%,位列全州第15。

八、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

全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0个、签约总金额30亿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0个、实现到位资金6.46亿元,同比增长161.5%。赴深圳、杭州等地开展“圣洁甘孜”系列大型招商引资推介活动2场次,开展小分队招商活动2场次。收集梳理有效招商及合作信息30余条,拜访企业及商协会5余家,全年累计邀请80余家企业及商协会参加活动,邀请6余家企业进县实地考察洽谈,着力扩宽交流合作“朋友圈”,积极寻求合作。

九、交通、通信和邮电

全县年末公路通车里程为1080.997公里,其中国道158.846公里,省道29.209公里,县道255.724公里,乡道269.098公里,村道368.102公里。等级公路里程为1087.775公里,其中三级公路195.465公里,四级公路892.312公里,等外公路14.404公里。

全县客运量1463万人,同比增长10%,客运周转量1346万人公里,增长8%;货运量1765万吨,增长10%,货运周转量1528万吨公里,增长8%。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2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3万户。长途光缆线路(总皮长光缆数0.13万皮长公里)。

十、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4亿元,位列全州第3,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比增长16.2%,位列全州第6。其中,税收收入2.09亿元,位列全州第3,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完成亿元,增长48.5%,位列全州第3,占全部收入的64.4%。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68亿元,位列全州第10,增长10.3%,位列全州第3。其中,教育支出2.53亿元,增长6.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4亿元,增长18.5%;医疗卫生支出1.2亿元,下降4.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8亿元,增长21.5%;城乡社区公共设施支出0.82亿元,增长97.1%;节能环保支出0.15亿元,下降42.8%。

2018年-2022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9%,位列全州第9;税收收入年均增长7.1%,位列全州第8;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长9.3%,位列全州第1。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19亿元,位列全州第8,同比增长5.1%,位列全州第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8.07亿元,,位列全州第4,增长22%,位列全州第2。各项贷款余额26.91亿元,位列全州第4,增长3.3%,位列全州第14。

2018年-2022年,各项存款余额年均增长6.1%,位列全州第8;住户存款余额年均增长12.2%,位列全州第4;各项贷款余额年均增长3.5%,位列全州第15。

十一、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33所。其中:幼儿园21所,小学8所,中学4所(其中:初级中学3所、、高级中学1所)。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共11724人。其中:幼儿园在园幼儿1806人,小学在校学生5235人,初中在校学生3007人,高中在校学生1676人。

全县教职工944人。其中:幼儿园201人,中小学743(含小学398、初中230、高中115)人。

全县专任教师782人。其中:幼儿园99人、小学366人、初中212人、高中 105人。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文化系统内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所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6个。年末共有国有对外开放博物馆1个,文物考古研究所1个。有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4处州(县)级文化保护单位。

截至2022年底,全县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9.8%,电视综合覆盖率99.8%,有线电视用户425户。

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0个(包括乡镇卫生院)。其中,综合医院1家,民族医院1家,专科医院0家,乡镇卫生院16家,社区服务中心站0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家,妇幼保健机构1家,卫生监督机构1家,门诊部(诊所)0家,村卫生室63家。

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95张。其中,各类综合医院有床位131张,妇幼保健机构有床位30张,卫生院有床位134张。卫生技术人员31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9人,注册护士107人 。

全年医疗机构总累计门急诊11.2万人次(其中:县医院5.7万人次、民族医院1万人次,妇计中心0.2万人次,乡镇卫生院4.3万人次);住院3632人次(其中:县医院3007人次、民族医院273人次,乡镇卫生院352人次)。

实现1座各类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18万人次,建设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补短板工程6个。

十三、安全生产

2022年,全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向好,共发生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事故起数同比降低50%,创历史最低水平,死亡人数同比降低50%,自2009年县安监局成立以来均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检查企业(单位)、项目452次,排查整改隐患951处,实施行政处罚16次、责令停产整顿7家、暂扣吊销证照企业0家、罚款41.1万元,实施警示约谈2次、联合惩戒0次。全县配备“一乡一消防水车”16辆、“一村一水泵”65台。

十四、人口和就业

全县常住人口5.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万人,乡村人口3.87万人;城镇化率27.93%。户籍人口6.4万人。其中,男性3.28万人,女性3.12万人。分城乡看,户籍城镇人口1.95万人,户籍乡村人口4.4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05万人,人口出生率9.09‰;死亡人口0.02万人,人口死亡率3.36‰;人口自然增长率5.73‰。

新增就业稳定增加,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十五、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10元,位列全州第7,同比增长5.8%,位列全州第。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05元,位列全州第8,增长4.7%,位列全州第3其中,人均消费性支出25745.2元,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03元,位列全州第1,增长6.5%,位列全州第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624.8元,增长5.2%。

2022年全县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6271人,其中离退休350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3974人,其中离退休153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4202人,其中领取待遇6450人。工伤保险参保13492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收入5897.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征缴收入6192.8万元,职业年金征收3381.5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收1178.7万元。工伤保险征收542万元。

全县城乡低保保障对象4758人。其中,城市低保141人,农村低保4617人。累计发放资金1588.0975万元。

全县特困救助供养人员405人。其中,城市特困人员2人,农村特困人员403人。累计发放资金323.8673万元。

困难残疾人672人,累计发放资金53.14万元。

重度残疾人512人,累计发放资金41.15万元。

孤儿63人,累计发放资金92.88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2人,累计发放资金42.137万元。

临时救助126户,发放资金38.46万。

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146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6402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4248万元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801万元元。城乡医疗救助资助参保人数9259人,医疗救助资助资金226.576万元,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费用救助比例达70%。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九龙统计年鉴-2023》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或单位换算等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为快报数据,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执行国家统计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即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2018年起,计划总投资500-5000万元投资项目由形象进度法更改为按财务支出法进行统计。2019年上半年起,投资总量不对外公布。

4.公报中物价、林业、国土、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旅游、招商引资、财政、保险、教育、人才、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人口、环境、生产、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