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梁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选择区域:>>

2021年梁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梁山县统计局

(2022年4月22日)

2021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总基调,围绕“六大目标定位”,开展“十四五”工作布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县、产业富县、科技兴县、质量强县”之路,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全年经济运行稳步复苏、稳中加固态势明显,产业发展活力强劲,绿色低碳引领突出,民生福祉更加厚植,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据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8.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6.97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93.39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107.86亿元,增长7.4%。分行业看:工业增加值83.86亿元,增长13.5%;批发和零售业29.88亿元,增长12.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4.05亿元,增长9.6%;住宿餐饮业4.61亿元,增长16.4%;金融业16.03亿元,下降6.3%;房地产业12.11亿元,增长0.9%。三次产业结构为25.0:34.8:40.2。

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全县市场主体总量达75623户、同比增长13.6%,注册资本金1160.66亿元、同比增长27.98%。其中私营企业26069户、同比增长12.4%,个体工商户45760户、同比增长14.8%。全年新增“四上”企业16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6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0家,资质以内建筑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5家。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全县“四新”投资额占比提升至65.4%。高新技术投资同比下降23.7%。高新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下降7.8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5.6%。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256.54亿元,同比增长24.9%;利润5.22亿元,同比下4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2.4%,同比增长3.1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91.68元,同比减少2.65元;营业收入利润率2.0%。

财政金融稳健运行。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82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税收收入17.23亿元,增长8.7%,税收占比79.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21亿元,同比增长17.1%。截至年底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17.31亿元,较年初增加45.88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60.8亿元,较年初增加48.75亿元。

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97元,同比增长9.7%;人均消费支出16030元,增长9.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07元,同比增长7.9%,人均消费支出21146元,同比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86元,同比增长12.0%,人均消费支出12507元,增长12.0%。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70.11亿元,同比增长17.02%。其中:农业42.01亿元,增长11.97%,林业1.66亿元,增长10.58%,牧业20.14亿元,增长33.88%,渔业3.16亿元,增长4.79%,农林牧渔服务业3.14亿元,增长10.85%。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为60:2:29:5:4。

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6.86万亩,同比增长0.14%;粮食总产61.6万吨,增长0.16%;单产419.41公斤,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夏粮33.87万吨,增长1.77%;秋粮27.73万吨,减少1.78%。经济作物面积29.79万亩,减少2.22万亩;蔬菜瓜果面积23.84万亩,减少1.26万亩;棉花产量0.08万吨,下降29.05%;油料产量0.6万吨,下降16.5%。园林水果产量5.24万吨,下降8.23%。肉类总产量8.21万吨,增长7.74%;禽蛋总产量3.7万吨,减少23.87%;奶类总产量3.3万吨,减少11.76%;水产品总产量0.57万吨,与上年持平。

畜牧生产平稳发展。全县年末生猪存栏29.45万头,同比增长6.8%,肉猪出栏头数43.98万头,同比增长48.2%。年末牛存栏13.02万头,同比增长13.2%,牛出栏13.82万头,同比增长25.4%。年末羊存栏17.11万只,同比增长5.0%;羊出栏22.21万只,同比增长4.1%。

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94.78万千瓦,增长2.15%(同期扣除农用运输车动力)。农用大中型拖拉机0.35万台,联合收获机0.35万台、增长2.02%,拖拉机配套农具2.63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1.56%,其中:小麦机播率、机收率分别为100%、100%,玉米机播率、机收率分别为100%、90.16%。

现代农业提质发展。全县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30家,其中市级以上重点企业84家;评定6处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省级示范村发展到1个,国家级示范村1个,国家级示范乡镇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975家、家庭农场2610家。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1.13万亩。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累计认定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9处、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71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稳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2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05%。在2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0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增长面76.92%。按行业门类分,制造业增长14.5%,实现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97.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2%,占比为2.7%。按经济类型分:股份制企业增长14.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5.6%,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54.5%。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118.8%,重工业增长1.6%,轻重工业增加值之比为28:72。

建筑行业整体稳定。全县列统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的建筑业企业50家,同比增加10家;完成总产值12.6亿元,同比下降19.9%;实现增加值9.5亿元,同比下降6.3%。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56.3%,第二产业下降1.7%,第三产业增长23.8%。三次产业投资结构4.2:53.2:42.6。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98%,工业投资下降4.1%,其中:工业技改下降36%,制造业下降2.9%。民间投资增长4.4%。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208个,其中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56个。新开工项目89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58个。

房地产市场发展平稳。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3.7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住宅投资29亿元,同比增长14.4%。商品房施工面积35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3%,竣工面积59.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5.5%。商品房销售面积85.0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1.1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商品房销售额54.11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住宅销售额50.91亿元,增长12.4%。

五、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总体平稳。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5亿元,同比增长15.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增长14.2%,乡村增长21.5%。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增长14.3%,餐饮收入增长42.2%。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2.6%,日用品类增长61.5%,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51.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1%,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3.8%,汽车类增长8.8%。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县进出口完成22.75亿元、增长71.7%,其中:出口22.44亿元、增长87.23%,进口0.31亿元、下降75.3%。按企业性质分,民营企业出口22.75亿元、增长71.7%;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21.88亿元、增长99.79%,加工贸易出口0.87亿元、下降62%;按商品类别分,纺织服装出口0.11亿元、下降59.5%,农产品出口0.89亿元、下降61.66%,机电产品出口4.63亿元、增长63.2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0.02亿元、下降81%。服务贸易进出口2.6亿元、增长52%,其中出口2.6亿元、增长52%。加工、旅游、建筑、金融等服务贸易占全部服务贸易出口额的33.62%。

招商引资增势强劲。全县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3家,其中:制造业企业9家,服务业企业4家。合同外资1.86亿美元,同比增长55%,合同外资金额创历史新高。全年实际到位外资4277万美元,同比增长14.85%。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1947万美元,制造业利用外资比重大幅提升,占实际利用外资的45.52%;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2330万美元。

旅游消费承压前行。全县旅游消费总额10.36亿元、同比增长28.5%,接待游客450万人次、增长38%。旅游市场主体质量稳步提升,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家、山东省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1家。旅游品牌创建稳步推进,新增山东省景区化村庄3家,市级乡村旅游重点镇1家,市级3A级景区化村庄1家,市级2A级景区化村庄1家。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务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县新建改建公路里程68.64公里,年末公路总里程达2309.8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52.96公里。董梁高速梁山段监测通车,梁山二环线全线通车。“四好农村路”完成68.64公里。公路旅客营运车辆767辆,其中:班线客车60辆,公交车707辆。

快递服务业稳健发展。全县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833.76万件、增长49.3%,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完成0.45亿元、增长27.15%。

移动通讯较快发展。全县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01万户,其中:移动0.11万户、联通2.8万户、电信0.1万户。年末移动用户72.1万户,其中:移动41.9万户、联通22.7万户、电信7.5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26.2万户,其中:移动9.6万户、联通9.1万户、电信7.5万户。

七、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教育事业扎实推进。全县各级各类学校198所,在校生133765人。其中:高中学校3处,在校学生11385人;职业中专学校2处,在校学生355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残疾儿童190人;初中学校21处,小学16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初中在校生44183人,小学在校生74431人。全年登记注册幼儿园242所,其中:有9处省级示范幼儿园,31处省级一类幼儿园。3-6岁在园幼儿31751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0.08%,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91%,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34.41%。全年累计招引教师495人,中小学在编教师达到6483名。高考本科上线2030人,首次突破2000人大关,重点本科上线434人;中考500分以上人数达1350人。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成功举办“奔向十四五”2021年迎新年梁山县环湖长跑赛、职工篮球运动会、济宁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广场舞梁山预选赛等10场群众体育比赛,组队参加济宁市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网球、乒乓球、气排球等14个单项比赛。综合体育馆和健身中心免费开放,对城市社区、行政村破损的健身器材陆续进行更换,新成立县级体育协会、俱乐部4家,新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50人。继续做好梁山县影视武校和梁山泊武校训练基地训练工作,省级比赛获金牌2枚、银牌5枚、铜牌7枚。承办济宁市第十一届老年人太极拳比赛,承办全省老年中级段位晋升考试,承办济宁市太极拳培训班,全县4个乡镇被命名为“山东省太极拳之乡”,8家单位被命名为“山东省太极拳基地”。全年完成体育彩票销售7952万元,其中电彩销售7484万元,即开销售468万元,其中竞彩销量达到5294万元。

科技实力不断提升。全县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27家,总数达78家。新建省级创新平台8处,新增合作院校5家。完成技术合同登记29项,实现技术交易额3690万元。新增农业科技特派员10名,开展农业科技培训153人。全年与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9次,成功举办第十七届中国(梁山)专用汽车展览会暨济宁市产学研对接、科技成果推介会。

人才支撑明显增强。全县新增城镇就业2738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目标的114.0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比上年末增加0.16百分点,控制在4%以内。引进副教授以上高层次人才8名、重点产业紧缺人才126名,留学人员8名,引进青年人才1830余名;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新增备案3家,引进院士3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43人。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县共建有各类群众文艺队伍1100余支。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累计达1家,A级景区累计达6家。命名文化旅游特色小镇1个、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样板村2个。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4080余场、送戏下乡2418场,广电扶贫任务全面完成。专业艺术表演团体7个,艺术表演场馆2个,博物馆8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文物保护机构1个。《金滩银滩》和《红色娘亲之斥敌》在全市第四届新创小戏作品比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新创文艺精品歌曲《黄河滩》。

八、人口、卫生和居民生活保障

人口规模总体稳定。全县常住人口72.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49万人,农村人口39.91万人。年末户籍总人口846516人,其中:城镇人口313831人、乡村人口532685人,男性442037人、女性404479人。全年出生人口7547人、出生率8.92‰,死亡人口2758人、死亡率3.26‰,自然增长率5.66‰。

卫生事业扎实推进。全县2家县级医院、15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省远程医学中心、市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实现联网。医养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建成医养健康产业项目4个、在建项目1个。完成3处薄弱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各类卫生机构817个,其中:医院1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8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8个,其他2个。各类卫生人员587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094人。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15人、千人口注册护士2.48人。医疗床位3341张,其中:医院2039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62张,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4.57张。

社会服务优质提升。全县共设立养老服务机构共18处,其中:13处敬老院,4处民办医养结合老年公寓。全县建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72处,其中: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9处,农村幸福院57处,老年人食堂6处,养老床位数达到5073张。实施“银龄安康”工程,9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791元、591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为每人每月769元;照料护理一档每人每月638元、二档319元、三档191元。保障城市低保362户,682人,投入城市低保资金435.34万元;保障农村低保7498户,14777人,投入农村低保资金6472.87万元;农村特困人员3509人,投入供养资金4108.04万元。投入医疗救助资金2395.23万元,救助住院困难群众14668人。

社会保障持续完善。全县参加养老保险53.21万人,医疗保险75.1万人,失业保险4.35万人,工伤保险4.41万人,生育保险38.4万人。全年分配保障性住房套数201套,完成率100%。发放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246户,完成率175.71%

九、城乡建设、环境和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主城区、新城区、商务区“三区”协同,精致精美城市整体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持续提升。永兴桥、永乐桥、永祥桥建成通车,永盛桥、永通桥、永宁桥正在加速推进。5条市政道路升级改造,新建停车场3处、充电桩500多个,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环城水系全线贯通,29公里生态走廊全面建成。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全民健身中心完成主体,正在进行装饰装修、设备调试。财富中心、融媒体中心、为民服务中心交付使用,文化中心全面开放。春园二期、运河湿地公园相继完成建设,并向市民开放,城市景致更加靓丽。新城区继续完善城市路网建设,泰山路东延,金线岭路南延,天魁路西延打通3条断头路,应急修复城市排水体系,完善雨水排放管网修复,污水主管网修复11公里。老旧小区加快改造(2021年,对石棉厂家属院、梁盛家园、农机厂家属院、杏园小区4个小区进行改造,惠及920户,26栋楼房,89403平方米。重点改造雨污排水管网、供水管网、外墙节能、光纤入户、管线规整、道路修复、公共照明、物业用房、充电设施及非机动车停车棚等),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2444户、安置面积31万平方米。城市商品房开发面积357.7万平方米(施工面积)。公园,绿地不断增加,春园、麒麟公园落成开园,公明坊商业街即将投入运营。新增绿化面积74公顷。绿化整治裸露地2000平方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4.87%

乡村风貌持续改善。完成农村厕所改造1.2万户,完成率100%;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17户、竣工率101.7%。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镇域全覆盖、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垃圾分类设施覆盖3个镇街、行政村覆盖率达5%。获评省级“美丽村居”试点1个。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年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2.5%、7.5%、7.7%、3.7%。颁发“绿色施工证”31张,重污染应急绿色环保标杆企业5家。

安全生产总体稳定。全县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0起,死亡0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

附注:

1、公报所列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小数位四舍五入取舍产生的误差未做机械调整。部门指标均为相关单位提供所得,数据以正式出版的《梁山统计年鉴-2021》为准。

公报所列地区生产总值(简称GDP)及各行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因口径调整,《2020年梁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全县参加养老保险人数更正为51.69万人。

4、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部分指标统计口径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