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宝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区经济平稳运行。

一、综合

经天津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反馈,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4.1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与上年基本持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07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66.10亿元,下降6.5%;第三产业增加值230.95亿元,增长3.6%,三次产业结构为10.6:37.4:52.0。其中民营增加值292.7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65.9%。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19亿元,同比下降4.9%。其中,税收收入15.61亿元,下降29.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1.7%,比上年下降18.2个百分点。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4.05亿元,下降36.4%;企业所得税2.61亿元,下降6.9%;个人所得税1.14亿元,增长100.1%。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47亿元,下降50.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84亿元,下降48.2%;公共安全支出3.69亿元,下降27.4%;教育支出23.79亿元,增长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30亿元,下降98.0%。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88.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2%,其中:种植业产值43.55亿元,增长13.0%;林业产值2.34亿元,增长9.3%;畜牧业产值27.41亿元,下降1.2%,渔业产值13.35亿元,下降1.4%;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91亿元,增长14.8%。

全年粮食总产量68.25万吨,连续四年稳定在60万吨以上,增长0.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3.20万吨,下降0.4%,水果产量1.50万吨,下降0.7%。

年末实有育苗面积5146亩,其中当年育苗面积305亩,当年苗木总量119.12万株。当年实有果园面积7183亩,其中成果面积6822亩。

全年猪存栏27.80万头,下降2.5%,猪出栏35.16万头,增长17.0%,活家禽存栏546.19万只,下降14.3%,活家禽出栏1596.05万只,增长3.2%,禽蛋总产量5.11万吨,下降0.1%。

水产品养殖面积6.88万亩,增长1.3%,水产品产量5.50万吨,增长1.8%,其中,养殖产量5.47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24.69亿元,下降0.7%,其中,制造业增加值114.07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2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4%;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6.2%,同比增长24.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5.0%,同比增长1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3.9%,利润总额下降17.6%。

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1.41亿元,下降19.1%。建筑业总产值83.56亿元,增长11.0%。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85.70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74.33万平方米。年末全区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285家,比上年增加42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下降39.0%,其中民间投资下降37.1%。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9.4%,第二产业下降34.0%,第三产业下降42.0%。分领域看,农业投资增长70.8%;制造业投资增长5.5%;房地产投资下降42.1%。

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京唐、京滨城际铁路12月30日开通运营,宝坻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年内华广冷链贸易金融产业园、居然之家宝坻智慧物流园、宜家配送中心等项目陆续开工,现代物流加快推进。年内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38亿元,下降6.3%。全区除高速公路外,公路总长度1629/2202条/公里。全年村村通客车客运量96.90万人,市际交通客运量28.59万人。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5590万元,发送邮政函件4万件,包裹快递149万件,订销报刊期发数411万份,集邮业务27万枚。

六、商业

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投放消费券拉动消费6400万元。全年批发零售业增加值48.32亿元,增长6.8%;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12亿元,下降2.1%。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1.2%;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下降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8%,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0%。

七、金融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18.26亿元,增长4.1%。截至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20.56亿元,增长10.6%,其中:储蓄存款587.64亿元,增长15.2%,各项贷款余额791.39亿元,增长6.5%。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年末拥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9家、雏鹰企业123家、瞪羚企业19家。年内组织实施区级以上科技项目173个,专利授权2808件,组织科普宣传活动5200次,举办科技培训班18期,参加人数10.55万人次。

截至年末,全区共有普通中学47所,小学82所,职业教育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年内新建改造中小学校6所,投入使用幼儿园2所,新增学位3120个,“双减”工作扎实推进。普通中学招生1.23万人,在校生4.07万人,毕业生1.21万人;小学招生0.63万人,在校生3.88万人,毕业生0.71万人。公办幼儿园102所,在园幼儿1.48万人;民办幼儿园及托幼点52所,在园幼儿0.63万人。

举办第六届京东大鼓艺术节等各类文化活动400余场,完成区图书馆迁建。年末全区拥有文化馆站、图书馆室、农家书屋共777个,藏书315.6万册。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9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2个。区示范基层慢病管理中心建成运营,284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实现云平台运转,完成家庭医生签约32.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1.54万人、52.43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2635张。卫生技术人员3833人,全年诊疗人数405.4万人次,病床使用率37.8%。

年末拥有体育场馆1个,面积1.52万平方米,年内新建社区健身场所96个。全年举办各类区级体育竞赛34次,参赛人数2万人;年内参加市级及以上各种竞赛获奖牌106枚,其中金牌32枚。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户籍人口75.7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55万人,乡村人口50.17万人;常住人口71.06万,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0.7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0.30万人,城镇化率为43.3%,比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新增就业0.96万人,培训各类人员0.06万人,举办招聘活动128场。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96元,增长3.3%,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912元,增长2.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61元,增长3.9%。

注: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