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长清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济南市长清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1]

统  计  公  报

济南市长清区统计局

 

2022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承压拼搏、克难奋进的一年。一年来,面对疫情冲击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五个坚持”“七区联动”总体要求,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困难挑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区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经济总量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综  合

经济总量稳定提升。经济南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并反馈,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2]37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71.1亿元,下降1.5%;第三产业增加值167.3亿元,增长1.9%。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0.5:46.6:42.9调整为10.6:45.2:44.2。

人口保持均衡增长。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4.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8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人口38.56万人,乡村人口25.84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81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746人,安置城乡公益性岗位4265人。

图表1:2018年—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

 

图表2:2018年与2022年三次产业

2018年                           2022年

 

黄河战略步伐坚实。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清除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62项,北大沙河、南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实施济西湿地公园保护修复,完成坡里庄、马岭水库除险加固任务,16处黄河控导工程视频监控、灯塔照明实现全覆盖,黄河实现长久安澜。水资源保护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西关水厂主体竣工验收,城区日供水能力达15万立方米,济南经济开发区、创新谷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济南西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面完成,全区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0万吨。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步向前。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4.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51.22亿元;林业产值3.32亿元;牧业产值16.13亿元;渔业产值0.68亿元。

 

图表3: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指 标 单 位 产 值 比上年增长(±%)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亿 元 74.2 4.7
    #农业 亿 元 51.2 8.8
    林业 亿 元 3.3 3.0
    畜牧业 亿 元 16.1 -10.9
    渔业 亿 元 0.7 4.1
    农林牧渔服务业 亿 元 2.8 11.7

 

粮食安全持续巩固。全年完成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粮食总产量26.75万吨,连续十九年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34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5.11万亩,玉米播种面积31.52万亩。油料作物5.62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2.13万亩,中草药材0.75万亩,茶园1.08万亩。全年粮食产量26.51万吨,油料产量1.78万吨,园林水果产量5.99万吨,蔬菜产量56.21万吨。

畜牧业生产整体向好。全年生猪、牛、羊、家禽年存栏量分别为15.91万头、2.00万头、6.13万只、241.30万只,其中奶牛存栏0.76万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46万吨、3.82万吨、5.86万吨。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年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5.9亿元,比上年增长4.5%,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4.2%。舜丰生物、泉脉农业、前沿生物等一批现代种业企业在我区落地发展,永丰种业培育的小麦亩产达935公斤,舜丰生物的植物基因编辑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产业空白,前沿生物的作物育种技术可解决传统玉米大豆间作的“卡脖子”问题。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经营低位运行。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83亿元,同比下降5.7%。规模以上工业[3]增加值下降12.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39.4亿元,下降7.4%;利润总额4.9亿元,下降58.5%;营业收入利润率2.1%。

图表4: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重点行业

营业收入增长速度

指 标 比上年增长(±%)
农副食品加工业 5.0
食品制造业 -15.1
纺织服装、服饰业 50.0
造纸和纸制品业 33.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5.7
金属制品业 -6.9
通用设备制造业 7.2
专用设备制造业 9.7
汽车制造业 -41.5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33.8
计算机、通信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1.5
仪器仪表制造业 -34.6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30.3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10.0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2.5
农副食品加工业 5.0

 

工业产品稳定供应。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97.3%。所生产的46种工业产品中,有20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43.5%,其中,发动机产量增长33.1%;变压器增长17.5%。

 

图表5: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增长速度

指 标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发动机 万千瓦 94.13 33.1
半导体分立器件 亿只 20.97 -52.5
变压器 万千伏安  2491.39 17.5
水泥 万吨 301.54 -32.7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190.08 -23.4
多色印刷品 万对开色令 67.26 -8.5
饲料 万吨 14.7 6.0
乳制品 万吨 7.26 -20.9
模具 万套 2.38 -7.6
钢结构 万吨 1.86 18.6
气动元件 万件 1.78 14.3
熟肉制品 万吨 0.5 26.1
液压元件 万件 0.49 -11.6
石墨及碳素制品 万吨 0.43 17
铸铁件 万吨 0.42 -20.1
铸钢件 万吨 0.35 222.4
兽用药品 万吨 0.28 -25.7
金属切削机床 万台 0.15 -34.2
铸造机械 万台 0.12 14.8

 

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中油济柴创新推出“8+1”新能源产业项目,山水重工等40家企业成立机加工产业联盟,国舜集团打造的“零碳小屋”为“科技冬奥”作出贡献。北辰、鲁润、奥图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沃德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瞪羚企业92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2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45家,高新技术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4%。

建筑业略有下降。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90.6亿元,下降1.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94亿元,增长11.1%。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114家,较上年增加13家。全年签订合同额454.6亿元,下降3.6%,其中,新签合同额239.5亿元,下降2.1%。房屋施工面积1560.2万平方米,下降11.8%。

 

、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4]同比增长4.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6.9%;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1%。分项目规模看,十亿元以上项目17个,完成投资110亿元;亿元以上至十亿元(不含)投资项目75个,完成投资66.3亿元。

图表6:2022年三次产业投资增速及占比

指 标 比上年增长(±%) 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固定资产投资 4.1 100.0
第一产业 16.9 1.1
第二产业 -32.0 6.6
#工业投资 -32.0 6.6
#技改投资 -8.9 4.4
第三产业 8.1 92.3

 

房地产市场回落较大。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7.9亿元,同比下降25.2%。房屋施工面积369.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69.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0.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55.1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50.8亿元;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5.8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逐步复苏。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3亿元,同比下降6.1%。限额以上单位[5]实现零售额29.7亿元,同比下降6.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8.5亿元,同比下降5.9%;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亿元,同比下降13.2%。分产品类值看,粮油食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4亿元,增长17.7%;烟酒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7亿元,增长7.8%;中西药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亿元,增长7.4%;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5.2亿元,下降12.2%。“长清好物”“稻田希望”等直播平台带动网络零售额达15.2亿元。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销售额126.6亿元,同比下降5.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25亿元,同比下降5.5%;住宿餐饮业实现销售额1.6亿元,同比下降11.3%。煤炭及制品类增长4.4%,金属材料类下降16%;化工材料及制品类下降32.3%,化工材料类下降32.3%,建材类下降20.1%。

 

图表7: 2022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主要商品              销售额和零售额及增速

商品类别 销售额(万元) 比上年增长(±%) 零售额(万元) 比上年增长(±%)
粮油、食品类 58420 20.8 43891 17.7
烟酒类 17442 10.1 17442 7.8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29669 83.4 7055 -21.7
化妆品类 2088 -18.3 2088 -19.5
日用品类 5945 -20.1 5945 -20.9
五金、电料类 5614 -22.5 551 35.7
家用电器音像器材类 13631 -7.3 7086 -27.9
中西药品类 21901 10.9 10426 7.4
家具类 2115 20.8 2115 30.2
通讯器材类 9390 -44.1 - -
煤炭及制品类 480539 4.4 - -
石油及制品类 29798 4.4 27082 16.0
化工材料及制品类 55455 -32.3 - -
金属材料类 217098 -16.0 - -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24046 -20.1 - -
机电产品及设备类 17349 -10.5 - -
汽车类 162998 -15.6 152010 -12.2
种子饲料类 30164 41.3 - -

六、服务业

服务业有序发展。全年实现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167.3亿元,增长1.9%。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35亿元,比上年下降0.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6亿元,增长7.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6亿元,下降3.1%;金融业增加值7.1亿元,增长0.1%;房地产业增加值25.3亿元,增长0.7%;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1.2亿元,下降2.1%;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54.1亿元,增长6.6%。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6]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1亿元,下降4.3%,实现利润总额3.2亿元,增长3%。

 

图表8:2022年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

指 标 增加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第三产业 167.3 1.9
 #批发零售业 35.0 -0.8
 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 7.6 7.7
 住宿餐饮业 5.6 -3.1
 金融业 7.1 0.1
 房地产业 25.3 0.7
 营利服务业 31.2 -2.1
 非营利服务业 54.1 6.6

现代服务提档升级。全年实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0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6.8%。华谊兄弟电影城被认定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常春藤商业街被认定为市级商业街;电商产业实现集聚发展,济南西部跨境电商产业园入驻电商企业130余家。

七、招商引资、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稳步提升。全年完成实际使用外资13438.35万美元,其中,制造业使用外资完成2337.14万美元,日韩资完成962.29万美元。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4个,全年实现合同外资8.46亿美元。

对外贸易加快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实现30.7亿元,增长78.9%,其中,出口30.2亿元,增长82.2%,进口0.5亿元,下降13%。跨境电商出口额达到10.8亿元,增长114.9%。

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4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7.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4.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5亿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4亿元,教育支出9.7亿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9亿元,卫生健康支出4.2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8亿元,住房保障支出1.5亿元。

 

图表9: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

指 标 累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3.4 -20.9
    #税收收入 17.4 -23.9
        增值税 4.8 -38.1
        人个所得税 0.7 -15.4
        企业所得税 1.5 -39.4
    非税收入 6.0 -10.5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38.5 -32.8
     #社会保障就业 10.4 6.6
     教育 9.7 -25.4
     一般公共服务 4.9 -43.1
     卫生健康 4.2 -13.4
     农林水事务 2.8 -73.0

 

金融信贷规模不断壮大。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 557.16 亿元,比年初增加 28.59亿元,增长 5.2%,其中居民存款余额469.49 亿元,比年初增加 53.6 亿元,增长12.8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 344.71 亿元,比年初增加7.78 亿元,增长2.3%

九、科学技术教育、体育

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7]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2%;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3.6%,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加快数字赋能赋效,成功举办中国信息协会数字经济专委会高峰论坛,建设5G基站646个,累计达2005个,培育“5G+工业互联网”应用项目28个,全区数字经济类企业达112家。

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年新建续建各类学校18所,目前共有各类学校180所,其中幼儿园111所,小学44所,初级中学1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2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长清大学城现有普通高等学校12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7448人,专任教师1143人;小学在校生31402人,专任教师2167人;初中在校生15592人,专任教师1454人;高中在校生7218人,专任教师723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17人,专任教师44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318人,专任教师189人。

 

图表10:2022年教育事业基本情况

学校类别 学校数量(所) 在校生(人) 专任教师(人)
合计数 180 73095 5720
  幼儿园 111 17448 1143
  小学 44 31402 2167
  初级中学 20 15592 1454
  高级中学 2 7218 723
  特殊教育学校 1 117 44
  中等职业学校 2 1318 189

 

体育事业硕果累累。全区运动健儿奋勇拼搏,在全国青年拳击锦标赛中获得1枚金牌,在全国女子橄榄球锦标赛中获得1枚金牌;在第二十五届省运动会中共获得17枚金牌、9枚银牌、12枚铜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火热,在全国百城千乡健身气功交流展示大赛(济南站)中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在山东省第十四届百县篮球比赛济南市预赛中获得第二名,并代表济南市参加省总决赛(西部赛区)获得第五名。

十、文化卫生、旅游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公共图书馆 1 个,总藏量53.11万册,年接待读者35.85万人次。广播电台频率1座,电视台频道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98%。全年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建、改造公共文化场馆36个,新“四馆”投入使用,成为全区文化新地标;开展文化惠民公益演出484场,公益培训218场8000余人次。

医疗卫生水平持续提升。年末全区拥有二级医院2处,卫生院6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处。年末卫生技术人员369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996人,注册护士1195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600张,其中,医院1050张,镇卫生院550张。全年总诊疗人次22.1万人次,出院人数3.1万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大学城医院实现整体搬迁运营,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全域旅游快速发展。全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24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共有A级旅游景区12处。全年接待游客367.3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8亿元。

人民生活、乡村振兴

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00元,增长3.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9306元,人均居住面积42.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58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397元,人均居住面积50平方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05,比上年缩小0.03。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8]20.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6.4%。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全年民生事业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0.1%,16项3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设立残疾人日间照料机构30家,8处农村敬老院达到国家二级养老机构标准,新建扩建社会面安葬服务设施12处;医保政策全面落实,补助标准提升至670元,居民参保率达95%;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2034套,发放人才购房补贴550万元。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扁鹊故里、养生三宝”“四季长清、三桃一杏”农业品牌进一步叫响,长清绿茶、五峰山大樱桃上榜“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中药材、小杂粮种植面积近2万亩,“三桃一杏”年产量6000万斤,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60家,“三品一标”认证产品240个。五峰山街道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万德街道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神秀谷、马套将军山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逐渐成为长清旅游新名片。促进农村农民增收,规范“三资”管理,复垦盘活土地8791亩,带动农民增收1.17亿元,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50万元以上的村达155个。

城市更新、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建设

城市更新不断完善。常态化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拆违拆临184处、11.5万平方米,市容市貌明显提升,圆满完成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任务;城区9条道路雨污分流工程基本完成,新建污水、雨水管线35公里。加快片区开发,老城片区完成2082户征收拆迁任务,60万平方米安置房已完成单体验收;全省最大的马山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140万平方米安置房全部建成并分房到户,8683户、29765名群众实现“安居梦”。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大力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深化“放管服”改革,“一链办理、一业一证”办理事项拓展至47项,452个事项实现“跨域通办”;推动“不见面”“掌上办”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市场主体登记网办率和政务服务网办率分别达98%、97%。

全社会用电量稳步增长。全社会用电量18.4亿千瓦时,增长4%,其中,居民生活用电量4.8亿千瓦时,增长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0.27亿千瓦时,下降6.4%;第二产业用电量7.1亿千瓦时,增长1.9%;第三产业用电量6.1亿千瓦时,增长0.6%。工业用电量6.3亿千瓦时,增长0.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34.5%。

 

图表11: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情况

指 标 用电量       (亿千瓦时) 比上年增长 (±%)
全社会用电量 18.4 4.0
  第一产业 0.27 -6.4
  第二产业 7.1 1.9
      其中:工业 6.3 0.3
   第三产业 6.1 0.3
   居民生活用电 4.8 13.0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完成清洁取暖替代2741户,燃气设施改造3.43万户,煤炭消费总量同比减少3.5万吨,全年空气良好以上天数242天,较上年增加13天。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实施27个村庄的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完成149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47%。持续推进荒山绿化、低效林改造及森林抚育,完成森林抚育面积3000亩,绿化面积1000亩,获评第三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注释:

[1]2022年统计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长清统计年鉴-2022》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包括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及城镇个体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

[5]限额以上法人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

[6]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相关指标错年使用2021年数据。

[8]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黄河战略数据来自区发展改革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就业数据来自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高新技术企业、数字经济、进出口数据来自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城市建设数据来自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区教育体育局;文化旅游数据来自区文化和旅游局;卫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局;内外资数据来自区投资促进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民政局;乡村振兴、农村建设数据来自区农业农村局;水资源数据来源区水务局;医保数据来自区医保局;林业数据来自区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数据来自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环境数据来自区生态环境分局;金融数据来自区金融事业发展中心;用电量数据来自区供电公司;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