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宁波市北仑区统计局

2023年2月

2022年,面对“两大变量”与“三重压力”交织等超预期变化,全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凝心聚力、踔厉奋发,有效应对各项风险挑战,全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为“双一流双示范”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一、综合

经济总量。据初步核算,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30.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4.2%,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6.8%、5.2%和5.3%。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8.92亿元、1300.13亿元和1321.7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0.5%、4.9%和3.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34︰49.42︰50.24,第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2.4和1.8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2022年北仑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万,达到304319.4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45244.56美元)。

财政收支。2022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90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9%(自然口径,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4.13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税收收入386.38亿元,增长9.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9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1.8亿元,其中,科技创新领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比上年增长17.4%。

人口规模。2022年末,全区(户籍人口)总户数为182024户,总人口449532人,总人口比上年末增加5189人,其中,全区非农人口313116人,男女性别比例为92.48:100;迁入人口中,省内迁入1021人,省外迁入6554人;迁出人口中,迁往省内463人,迁往省外713人。全年出生人口2887人,出生率为6.46‰;死亡人口2714人,死亡率为6.07‰;自然生长率为0.39‰。

就业创业。2022年,全区新增就业人数4278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6798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89人,公益性岗位开发保持630个,全区登记失业人数7431人,全年登记失业率为1.88%;新增创业实体34256家,发放各类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合计约1.83亿元。

二、农业、农村

农业生产。2022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92亿元,比上年增长0.9%,其中,农业10.52亿元,比上年降低0.6%;林业0.13亿元,增长5.3%;牧业1.04亿元,增长33%;渔业0.4亿元,增长1%;农林牧渔服务业0.84亿元,增长8.4%。年末全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25家,其中省级3家,市级19家,工商登记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87家,区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注册家庭农场103家,区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7家,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7家,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8家。

美丽乡村。深化提升农村环境三年行动,完成公厕改造、垃圾分类等农村环境治理任务;突出全域统筹,推进芦江春晓、蓝色海湾、风情浃江等一批特色乡村风景线、示范带建设;全年全区创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街道1个、特色精品村3个、未来乡村3个和市级艺术赋能村4个。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2022年,全区100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169.19亿元,比上年增长6%,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7.9%和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499亿元,比上年增长8.2%;销售产值5389.81亿元,增长7.6%;产销率为98%。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研发费用11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1%;实现新产品产值1660.2亿元,增长17%,比工业总产值增速快8.8个百分点,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4.7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达30.2%。规上工业中,人工智能产业、时尚产业、绿色石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5.6%、18%、11.4%和8.6%,“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拥有的77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33.17亿元,增长7.5%。

建筑业。2022年,全区134家区属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5.35亿元;新开工建设工程130项,其中房屋建筑工程111个,建筑面积353.48万平方米;在建工程竣工验收169个,共计678个单位工程,其中房屋建筑工程131个,建筑面积486.56万平方米。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共有2个项目获评“钱江杯”、7个项目获评省文明标化工地、10个项目获评“甬江杯”优质工程、8个项目获评市优质结构工程;15个项目获评市文明标化工地。

四、固定资产投资、开发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2022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4.5%,主要产业中,二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6%,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个百分点;三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6.9%,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9个百分点。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比上年增长28.7%,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个百分点;非国有投资比上年增长8.2%,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7.4%。重点领域中,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58.5%,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7.3%,交通运输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1.8%,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5.7%。

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全区新增市政道路长度14.6公里、绿化面积3.48万平方米、桥梁9座、雨水管道14.6公里、污水管14.6公里、公建类项目房屋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2022年,人亚学校新建工程、北仑区人民医院应急医疗救治中心、凤凰城地下停车场暨中央公园项目(二期)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白峰消防站、北仑区矛盾调解中心改造项目、北仑区城建档案馆改造工程等民生工程投入使用;黄山路西延(小浃江路-富春江路)工程、柴桥临港产业园区纬中路(第二通道-环区路)工程、临港产业园环区路(临港一路-横中路)工程等一大批市政项目建成。

重点项目建设。2022年,全区共安排重点工程200个、计划总投资2922亿元。其中,重点建设项目143个,总投资225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60亿元;重大前期项目57个,总投资672亿元。全年,已有浙江LNG三期等43个项目实现开工,开工率达100%;已有安集微电子、台化ABS等43个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计划完成率100%。

五、国内贸易、旅游

国内贸易。2022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3%;限上商品销售额19623.12亿元,增长9.9%。全年开展消费券发放活动8次,累计投入1.28亿元,拉动消费30.13亿元,撬动比达1:24;举办“开放北仑·嗨购中东欧”中东欧商品巡展活动,成为稳外贸、促投资优秀案例;举办宁波(北仑)购物节、金秋购物节、迎新春闹元宵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提振市场消费信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实现四川省消费帮扶12019万元,任务完成率达171.7%;实现山海协作消费帮扶1166.3万元,任务完成率达166.7%;成功申报九峰山国风不夜街、摩天轮特色街区、城市记忆·茶马花街、乐活滨城·梅山美的悦然金街等四个特色街区。

旅游业。2022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3.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其中接待国内游客303.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实现国内外旅游总收入48.38亿元,比上年下降1.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8.29亿元,比上年下降1.3%;住宿设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0.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2%,住宿设施实现外汇收入126.1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8.4%。2022年,灵峰汽模小镇、梅山湾冰雪大世界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新碶街道、大碶街道、霞浦街道、白峰街道和小港街道成功创建浙江省3A级景区街道;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九峰山旅游区成功创建浙江省智慧景区。年末全区共有5家星级饭店,10家花级酒店,1家特色文化主题饭店,19家旅行社,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4个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点),1个省红色旅游教育基地,3个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3A级景区城,4个省4A级景区街道,5个3A级景区街道,19个省3A级景区村(社),19个省2A级景区村(社),16个省1A级景区村(社)。

六、对外经济、交流合作

对外贸易。2022年,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518.59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出口1998.24亿元,增长16.3%;进口2520.35亿元,增长4.1%。主要出口产品中,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5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占出口额比重为47.7%;纺织服装产品出口218.73亿元,增长6.1%,占出口额比重为10.9%;文教体育用品出口46.53亿元,增长7.2%,占出口额比重为2.3%。

对外投资。2022年,全区实现新批境外投资项目42个,核准中方投资额13.8亿美元,实际中方投资额5.25亿美元,核准投资金额位列全市第一;实现外经营业额2.62亿美元;完成服务外包在岸执行总额38.1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实现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58.8亿元,比上年增长22.4%。

招商引资。2022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3.29亿美元(商务部口径),同比增长2.0%,总量居全市第一;外商投资企业共新批77家,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29个,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1个;完成国内招商到位资金273.04亿元,完成浙商回归到位资金240.63亿元;累计完成海天高端装备、香港壹曼诺、极氪研发总部等31个重点项目签约,涉及高端装备、汽车制造、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等领域,总投资额超1300亿元。其中,总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50亿元以上项目4个,20亿元以上项目10个,1亿美元以上项目6个。

七、港口、交通、邮电

港口生产。2022年,以北仑港区为主体的宁波港口年货物吞吐量完成6.37亿吨,比上年增长2.2%;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078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4.8%。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完成12.61亿吨,同比增长3%,连续十四年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335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7.3%,箱量排名保持大陆港口第二位,世界第三位。目前,宁波舟山港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集装箱航线总数达到300条。

交通运输。2022年末,全区共有货运业户2794家,货运车辆28493辆,全年完成公路运输周转量385.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6.7%,占全市比重达53.8%;年末共有营运客车56辆,巡游出租车161辆,全年客运量55.85万人,完成周转量1244.4万人公里;年末共有公交车辆729辆,全年完成公交客运量2455.86万人次;年末共有水运企业31家,船舶104艘,吨位292万吨,全年完成水路运输周转量1348.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

邮电业。2022年,全区实现邮政业务收入1.61亿元,比上年增8.9%,邮政业务总量1.4亿元,增长1.3%;报纸订销2220.91万份,增长0.7%;杂志订销47.33万份,增长1.1%;发送函件21.71万份,增长0.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2.92万户,比上年减少4.9%;移动电话用户127.74万户,增长9.2%;各类互联网用户47.71万户,增长9.5%。

八、银行、保险

银行业。2022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5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7.9%,余额比年初增加374.08亿元,境内存款中住户存款余额885.35亿元,增长26.3%;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281.82亿元,增长13.1%。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42.38亿元,增长19.8%,余额比年初增加353.31亿元,境内贷款中住户贷款余额752.82亿元,增长5.9%;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389.36亿元,增长28.9%,其中,单位短期贷款余额575.62亿元,增长10.3%。

保险业。2022年,全区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27.28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88亿元,增长6.4%;人身险保费收入9.39亿元,增长0.61%。全年保险公司赔付支出12.23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0.58亿元,增长9.0%;人身险赔付支出1.65亿元,增长3.9%。

九、教育、科技、人才

教育事业。2022年末,全区共有小学22所,初中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普通高中5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区教育“三中心”1 所,成人学校10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各级各类幼儿园76所,在校中小学生74284人,在园幼儿24769人。全区公办幼儿园覆盖率67.3%,省二级及以上优质园招生覆盖率89.3%,普惠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90.4%,分别较上年提升3.8%、6.0%、2.6%;全市内率先实现义务段公办学校覆盖率、义务教育免费率两个100%;中高考成绩稳步提升,继续保持全市前列,连续3年实现参加普通高考学生人人上大学;北仑职高与宁职院等院校企业联合开展中高职一体化五年长学制人才培养,连续9年在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获全市第一,阳光学校职高班毕业生实现100%顺利就业。

科技创新。2022年,全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超130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首次突破500家;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24家、市级264家;共8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选2022年全省创新能力百强;新增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2家、省级科技小巨人5家;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5家(包括省级重点1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3家,市级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各2家,市级院士工作站(科创中心)3家,市级博士创新站4家;组织实施区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2项, 获批市级重大科技攻关暨“揭榜挂帅”项目立项22项;新引进各类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8项,技术交易额58.8亿;荣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参与完成)、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创建全市首个区县级“数字科协”平台,新增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家。

人才事业。2022年,全区新增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项目14个;新增省级人才团队3个、市甬江引才工程13项;入选国家级引才计划2人、入选省级引才计划7人;获颁宁波市“茶花友谊使者”1人;新增(净增)各类人才3.24万人。年末,全区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4.5万名、技能人才19.5万名、正高级和市3315以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07名、副高职称人员4476名、高技能人员6.5万名。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2022年,全区新增城市书房2家、文化驿站1家,建设完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75个;展出书画作品28期,举办临展6期,“文化加油站”点单442次,覆盖全区分站点112个,开展各类读书活动190余场,参与人次80多万余人次;开展北仑区第二十六届群众文艺调演、“唱响海丝路·共富新征程”第十三届金莺歌手大赛、北仑区第五届“少年非遗说”传统故事讲述大赛、“文化进万家·非遗过大年”云系列活动。中国港口博物馆获评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张人亚讲解视频入选省文物局举办的2022年“革命文物青年说”启动仪式;张人亚党章学堂入选浙江省首批文化基因解码成果转化利用示范项目。

卫生事业。2022年,全区改造社区卫生服务站5家,推出基层社区医生定向委培24名;户籍人口出生1688人,“出生一件事”联办996件;新增托育机构7个,新增托位491个,新增托育一体幼儿园10家,新增托位330个;完成65岁老年人甲胎蛋白筛查61990例、糖化血红蛋白筛查60151例,老年失智筛查5141例。年末共有在签家庭医生120671人,重点人群在签率82.58%,续签率77.01%。疫情政策调整后,全区共开设症ICU床位90张,配置呼吸机134台,各类监护仪631台,呼吸湿化治疗仪57台,开放床位2321张,各单位床位使用普遍超过100%。

体育事业。2022年,全区完成市民生实事工程项目11个,完成率达100%;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120项,160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到18万人次;开展全民健身大讲堂14期,“一人一技”体育技能公益培训120期,受益人群9700余人次。2022年,143名运动员参加省运会比赛的30个大项,获得32.25金、26银、21铜,位列全省92个县市区中第18名;组队参加市青少年比赛20余项,获得金牌65枚,向上一级体校输送体育后备人才28名;在国家级媒体刊发报道17篇,省级媒体刊发60篇,市级媒体刊发85篇,各级政府体育网站录用报道120余篇。2022年末,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面积约240.21万平方米,较上年增加7.84万平方米。

十一、生态建设、平安建设

生态建设。2022年,北仑区荣获全市首座省五水共治“大禹鼎”金鼎,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全域“无废城市”,连续五年获得“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入选全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体验地;完成71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减少VOCs排放357吨,上线运行宁波舟山港首批船舶尾气排放监测设备,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3.9%,PM2.5浓度21微克/立方米;完成259家企业“污水零直排”整改,北仑表面处理中心列入全省首批工业零直排标杆示范园区培育名单,全区12个区控以上断面水质和9条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和优良率继续保持双“100%”;新增“无废细胞”45家,小微收储运体系覆盖企业超3700家,完成19个地块土壤调查,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指标均为100%。

平安建设。2022年,全区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7起,死亡11人,数量分别比上年下降37.0%和47.2%。北仑区荣获浙江省委、浙江省政府命名表彰“平安区”称号,捧回“平安一星金鼎”,全区11个街道荣获市“平安街道”称号,73个社区、154个村成功创建区级平安(村)社区;全年基层网格采集各类数据38万余条,走访巡查各类对象、场所等795万余次,四级平台处置各类事件41167件,开展各类社会风险项目评估63件;深入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实施“平安北仑”创新综合保险,针对全区精神障碍及智障患者监护人和一线防疫人员设置传染病救助保险。

十二、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居民收支。2022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751元,比上年增长3.9%。按城乡划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474元,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397元,增长5.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1.66,比上年下降0.04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2706元,增长6.2%。按城乡划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6790元,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355元,增长7.3%。

社会保险。2022年末,全区户籍人口已参加各类养老保险35.2万人,参保率达99.77%。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8.4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46.3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精准扶贫实现“三个100%”。北仑本级(不含大榭、保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9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58万人,户籍人口医保参保率99.74%,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给予资助参保,相关群体城乡居民医保资助参保率达100%。提升医疗救助数字化水平,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3+N”“一站式”即时结算,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率100%;推进“天一甬宁保”参保,参保率达37.59%;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实现76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全覆盖,共1137名符合条件的群众享受长护险护理服务。

民生保障。2022年末,全区在册城乡低保对象1883户、2481人;低保边缘对象189户、320人;特困人员198户、200人;城乡低收入家庭2269户、3001人。全年临时救助1248人次;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285人次;社会救助资金支出4640.3万元;新建立1家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发放孤儿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460.7万元。年末,全区共19家养老机构,其中公办11家、民办8家,机构床位数3068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280张;建有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家、家庭养老参照护床位160张、居家养老服务站276家、爱心食堂63家,实现城乡助餐覆盖率100%。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GDP)、增加值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幅按可比价计算;

3、根据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从2015年起,公布的GDP数据中,第一产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上述三个行业归入第三产业;

4、规模以上工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指:

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

住宿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