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选择区域:>>

2021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和“十四五”战略规划开局之年,在这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县经济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发展势头,实现“十四五”良好开端。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安龙县生产总值163.94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14亿元,同比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61.48亿元,同比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64.33亿元,同比增长4.8%,三次产业占比为23.26:37.5:39.24。全年人均生产总值43747元,同比增长9.1%。

二、农业和乡村振兴

农业: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0.46亿元,同比增长7.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89亿元,同比增长9.43%。分行业看:农业产值34.85亿元,同比增长10.37%;林业产值5.13亿元,同比增长7.6%;畜牧业产值17.63亿元,同比增长9.72%;渔业产值0.95亿元,同比下降7.5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33亿元,同比增长6.41%。

表1  202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增速

指标名称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61.89 9.43
农 业 34.85 10.37
林  业 5.13 7.6
畜牧业 17.63 9.72
渔  业 0.95 -7.53
农林牧渔服务业 3.33 6.41

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45.96万亩,同比增长6.41%,粮食总产量13.71万吨(备注:薯类按5:1折粮统计),同比增长3.07%,单位面积粮食产量298.33公斤/亩,较上年减少9.69公斤/亩;全年蔬菜及食用菌收获面积21.7万亩,同比增长2.8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3.13万吨,同比增长11.12%;全年中药材收获面积13.56万亩,同比增长9.34%,产量5.02万吨,同比增长26.22%;年末实有果园面积14.29万亩,同比增长3.99%,园林水果产量8.54万吨,同比增长28.04%。

表2  202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速

指标名称 绝对数(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产量 13.71 3.07
#夏粮 2.47 7.79
蔬菜及食用菌 43.13 11.12
中药材 5.02 26.22
园林水果 8.54 28.04
猪牛羊禽肉 3.4 7.81

年末全县猪存栏20.15万头,同比增长17.16%;牛存栏6.29万头,同比下降11.8%;羊存栏3.77万只,同比下降2.62%;家禽存栏157.47万羽,同比增长1.0%。

全年全县猪出栏29.13万头,同比增长8.61%;牛出栏3.11万头,同比下降0.48%;羊出栏2.71万只,同比下降13.48%;家禽出栏199.54万羽,同比下降3.63%。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4万吨,同比增长7.81%;禽蛋产量0.21万吨,同比下降39.85%;2021年全县水产品产量0.27万吨,同比下降18.28%,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0.23万吨,同比下降18.28%。

乡村振兴:全年中央下达我县财政衔接资金11326万元、省级下达1983.15万元、州级下达1503.9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66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66亿元,同比增长67.18%。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17亿元,同比增长23%。

全年规上工业企业全年营业收入87.47亿元,同比增长85%;营业成本73.92亿元,同比增长94.1%;营业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213.5%。

表3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速

指标名称 工业增加值完成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可比价) 24.17 23
在总计中:轻工业 4.49 55.3
重工业 19.68 32.9
在总计中:国有企业 0.57 -40.6
集体企业 0 0
股份合作企业 0 0
股份制企业 23.52 41.2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0 0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0.082 -39.7
在总计中:国有控股企业 13.33 223.1
在总计中:私营企业 10.81 -15.5
在总计中:非公有制企业 11.38 -16.6
在总计中:大中型工业企业 12.97 56.4
其中:国有企业 0 0
在总计中:采矿业 7.08 -7.8
制造业 16.22 58.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0.87 -48.1
在总计中:公有企业 12.79 206.6
在总计中:民营企业 12.39 -15.3

建筑业:全年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的建筑业企业19家,其中:一级资质1家、二级资质2家、三级资质16家,比上年度增加4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27.21亿元,同比增长20.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县规模以上(500万元以上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61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建安投资同比增长6.2%;产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为59.98%;民间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为33.84%;工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为47.92%;基础设施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为54.19%。

房地产业:全年房地产销售面积27.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90%;全年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91.58%;2021年房地产销售1418套。

五、市场消费和旅游

市场消费:年底,全县限上批零住餐业总计有48家,其中批发业12家,零售业22家,住宿业5家,餐饮业9家。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7899.1万元,同比增长12.1%。批发业商品销售额252558.2万元,同比增长9.8%;零售业商品销售额302472.9万元,同比增长12.3%;住宿业营业额10668.4万元,同比增长19.7%;餐饮业营业额76427.2万元,同比增长34.3%。批发业增加值17620万元,同比增长1.8%(可比价增速,下同);零售业增加值76950万元,同比增长7.9%;住宿业增加值1651万元,同比增长12.2%;餐饮业增加值39893万元,同比增长22.6%。

表4 2021年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总额及增速

指标名称 绝对数(万元) 比上年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57899.1 12.1
批发业商品销售额 252558.2 9.8
零售业商品销售额 302472.9 12.3
住宿业营业额 10668.4 19.7
餐饮业营业额 76427.2 34.3

旅游:全年全县接待游客657.83万人次,同比增长15.1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19亿元,同比增长15.47%。

六、财政、税收和金融

财政:年底,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23156万元,同比增长12.1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718万元,同比增长15.77%。

表5 2021年财政收支情况
单位:万元、%
名称 2021年 同比增长
总收入 223156 12.1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59718 15.77
税收收入 34779 -2.06
总支出 460706 -1.27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28066 8.76
公共安全支出 12632 -3.08
教育支出 138022 0.96
科学技术支出 12108 -7.04
社会保障就业支出 37637 -0.78
卫生健康支出 28181 14.37
节能环保支出 16120 -3.72
城乡社区支出 24237 -45.48

税收和金融:年底,全县税收总收入6.91亿元,同比增长3.1%;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54.08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个人存款110.7亿元,同比增长10.9%;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89.42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个人贷款63.35亿元,同比增长8.53%。短期贷款49.04亿元,同比增长15.6%。中长期贷款140.39亿元,同比增长12.4%。精准扶贫贷款81.35亿元,同比增长17.9%。

七、教育和卫生

教育(不含义龙):全年全县共有幼儿园47所(含民办24所),入园儿童4298人,在园儿童11789人(包括附设班);小学112所(含教学点66所,民办2所),招生4612人,在校学生29509人;普通中学14所(含民办学校1所),招生4241人,在校学生11666人;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属民办学校),招生188人(均为初中生),在校学生777人(小学476人,初中301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13人,在校学生98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招生1730人,在校学生4136人;高中学校3所,招生5014人,在校学生12219人。全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5.9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2.0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7%。

卫生(不含义龙):年底,全县共有卫生机构数247个,其中公立医院3个,民营医院13个,卫生院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其他各类诊所卫生服务站(室)219个。共有卫生机构床位数1667张,专业技术人员2763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31‰,人口自然增长率2.93‰,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4.68张,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2.15人。

八、生态环境

全年全县共有森林面积134927.28公顷,同比增长0.05%,森林覆盖率60.3%,同比增长0.03%。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99.7%,污水处理率97.0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6%,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九、交通运输和通信

2021年,全年全县公路里程2533.95公里;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877户,移动电话用户409455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94118户;邮政行业业务总量4553.95万元,同比增长17.6%。

十、居民生活和社会就业保障

人口:年底,全县常住人口37.35万人,比上年减少0.23万人;年末户籍人口49.76万人,同比增长0.2%。其中,农业人口30.78万人,占总人口的61.86%;非农业人口18.98万人,占总人口的38.14%。

表6 2021年户籍人口数及其构成情况

指标名称 绝对数(万人) 比重(%)
年末户籍人口 49.76 100
按城乡分
城镇 18.98 38.1
乡村 30.78 61.9
按性别分
男性 25.85 51.9
女性 23.91 48.1
按年龄分
0-17岁 12.48 25.1
18-59岁 30.76 61.8
60岁及以上 6.52 13.1

人民生活:年底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36802元,同比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955元,同比增长10.3%。

表7 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表
单位:安龙县
指 标 名 称 单位 代码 本年 增幅(%)
第十一部分 可支配收入 3701 36802.10 8.60
一、工资性收入 3702 29275.59 62.17
二、经营净收入 3781 4534.01 -22.30
三、财产净收入 3861 3204.18 12.72
四、转移净收入 3881 -211.68 -102.96
第十三部分 总支出 4201 32644.81 -12.89
一、消费支出 4202 23639.38 -4.62
(一)食品烟酒 4203 6157.32 -8.12
(二)衣着 4241 1700.21 -7.41
(三)居住 4251 4552.12 -4.84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4261 2189.07 8.94
(五)交通通信 4271 3222.44 -22.21
(六)教育文化娱乐 4285 3698.81 41.05
(七)医疗保健 4311 1714.93 -16.30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4321 404.48 -36.70
表8 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表
单位:安龙县
指 标 名 称 单位 代码 本年 增幅(%)
第十一部分 可支配收入 3701 11955.29 10.30
一、工资性收入 3702 7386.98 63.04
二、经营净收入 3781 2663.22 -32.43
三、财产净收入 3861 6.74 -93.60
四、转移净收入 3881 1898.35 -16.04
第十三部分 总支出 4201 21129.33 3.41
一、消费支出 4202 11913.28 -8.50
(一)食品烟酒 4203 3215.05 -8.06
(二)衣着 4241 768.22 1.92
(三)居住 4251 3213.92 36.41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4261 581.72 -14.14
(五)交通通信 4271 1447.16 -21.70
(六)教育文化娱乐 4285 1258.93 -10.63
(七)医疗保健 4311 1196.17 -47.78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4321 232.13 23.29

城镇居民人均自有现住房建筑面积31.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自有现住房建筑面积37.5平方米。

就业(不含义龙):全年全县实现就业人员14.88万人;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7603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500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00人,促进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6%。

社会保障(不含义龙):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6305人,同比增长1.38%。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694人,同比增长8.31%。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728人,同比增长21.01%。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0583万人,同比增长12.5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97396人,同比增长0.17%;年末全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989人,共计支付2613.8万元;年末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630人,共计支付4266万元。

备注:本公报中乡村振兴板块数据来自县乡村振兴局;旅游板块数据来自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税收数据来自国家税务总局安龙县分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安龙县支行;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数据来自县林业局;环境数据来自黔西南州生态环境局安龙分局;饮用水水源及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县水务局;生活垃圾处理数据来自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通信数据来自县移动、县联通、县电信三家网络公司;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医疗保险参保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就业、登记失业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等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城乡低保数据来自县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