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统计局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21

选择区域:>>

扬中市统计局

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加固的良好态势,主导产业支撑有力,主要经济指标稳健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圆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连续四年获评江苏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市”,位列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3位。

一、综  合

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0.77亿元,可比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5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89.07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244.19亿元,增长9.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45万元,比上年增长12.65%。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同期的3.35:51.5:45.15调整至3.18:52.48:44.3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为6.9%。

二、农  业

农业产量保持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73亿元,比上年增长5.32%。其中:种植业产值16.96亿元,增长6.66%;林业产值1.74亿元,增长1.18%;牧业产值3.71亿元,增长2.34%;渔业产值5.6亿元,增长5.95%。粮食播种面积10.12千公顷,比上年增播4.29%;粮食总产量7.28万吨,比上年增产1.57%,其中,秋粮总产量5.23万吨,减产1.27%。油料种植面积0.78千公顷,比上年增播22.65%;油料总产量2116吨,增产26.18%。蔬菜种植面积3.9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6公顷。主要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3883吨,比上年增长4.95%;家禽出栏73.93万只,增长8.32%;禽蛋产量3659吨,增长49.96%;水产品总产量7512吨,增长6.13%。

特色渔业健康稳定发展。扎实做好渔业管理工作,全力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培育特色渔业新亮点,积极调整养殖结构,大力推进高效生态渔业建设。2021年,水产放养面积1.92万亩,完成水产品总产量7512吨,新增池塘生态化改造1500亩,全市特色水产工厂化养殖面积达16.8万平方米,河蟹标准化养殖面积达7900亩,刀鱼特色化规模养殖,达55万尾。

绿化造林工作有序开展。全年成片造林201亩,其中,长江两岸造林面积194亩,新建省绿美村庄5个,完善提高农田林网7500亩,培育珍贵用材树种5万株,四旁植树8万株,修复湿地面积200亩。

水利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全年完成各项工程总投资1.05亿元,完成土方110.81万立方米、石方8.73万立方米、砼1.82万立方米。实施扬中市长江丰乐桥险工段应急治理工程,总长247米,工程总石方量4521立方米。完成疏浚河道259条,疏浚土方93.91万立方,其中,县级河道疏浚2条、乡级河道10条、村庄河塘247条。积极开展黑臭河道整治,阻水坝头改造,实施水系连通,打通断头河,河道水质有效改善,水体流动能力持续提升。

农业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农用化肥施用量3191吨,比上年下降0.6%;农膜使用量109吨,增长4.8%;农药使用量184吨,下降4.7%;农用柴油使用量356吨,增长2.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84.36亿元,同比增长40.33%;完成工业增加值179.22亿元,可比增长17.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80.42亿元,利税56.63亿元。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8.27亿千瓦时,同比上升8.04%,其中,工业用电量11.1亿千瓦时,同比上升8.97%。

主导产业支撑明显。智能电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临港装备制造四大产业规模以上产值达488.94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71.44%。智能电气行业在创新转型上实现新突破,规模以上产值达302.5亿元;新能源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规模以上产值达79.19亿元;汽车零部件行业在蜂巢的全面投产后异军突起,规模以上产值达71.52亿元;临港装备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产值达35.73亿元,其龙头企业新韩通船舶重工年产值26.79亿元。

重点企业发展强劲。年末销售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11家,十亿元以上的企业11家。作为工业经济中坚力量的“三十强”工业企业,在稳定发展中持续发力,“压舱石”作用凸显。全市“三十强”工业企业实现销售377.16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55.43%。美科太阳能、蜂巢动力等重点企业增势迅猛,带动作用明显。

建筑业规模有所上升。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42家,比上年增加9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14%。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6.22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91.5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77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制造业投资73.4亿元,增长30.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7.48%;服务业投资34.43亿元,增长5.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1.66%。

房地产市场相对稳定。2021年,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行业及相关产业链均承受较大压力,但总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全市现有在库房地产企业34家,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9.76亿元,增长4.6%。完成商品房施工面积198.1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商品房竣工面积30.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3%。商品房销售面积50.62万平方米,增长17.2%,其中,住宅面积40.5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5%。商品房销售额44.33亿元,增长27.1%,其中,住宅销售额31.58亿元,同比下降3.66%。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稳步复苏。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5亿元,增长17.4%。其中,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38.4%;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9.2%;住宿业营业额增长7.6%;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3.9%。实现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90.9亿元,同比增长50.2%。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大幅攀升。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品牌、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的孵化培育,提升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建立国际营销机构,搭建全球营销网络。开展银企对接,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外贸信贷支持。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扩大小微企业统保覆盖面,规避贸易风险。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1.5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出口总额为38.1亿元,增长29.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总体平衡。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26.23亿元,比上年下降2.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01亿元,增长8.55%。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80%。全年财政支出134.69亿元,下降31.9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29亿元,增长13.41%。

金融存贷款规模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08.29亿元,比年初增加76.84亿元,增长10.51%。其中,居民存款余额429.32亿元,比年初增加43.38亿元,增长11.24%。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34.39亿元,比年初增加112.26亿元,增长18.04%。其中,中长期贷款417.57亿元,比年初增加86.27亿元,增长26.04%;短期贷款284.76亿元,比年初增加15.15亿元,增长5.62%。

保险业平稳运行。年末全市拥有保险业企业33家,全年保费收入14.92亿元,比上年增长5.62%。其中,财产险收入2.75亿元,下降1.99%;人身险收入12.17亿元,增长7.51%。赔付额3.85亿元,比上年下降1.79%,其中,财产险赔付2.04亿元,增长2.07%;人身险赔付1.81亿元,下降18.59%。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实力持续增强。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全年通过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499家,通过省高企培育入库93家;组织申报高企169家,通过认定99家,高企总数达302家;获评省创新百强企业1家,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瞪羚企业3家。加强研发机构建设,新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扬中材料应用研究院成功落户。完善孵化器体系,新增省级众创空间2家,获批镇江市级众创空间2家,扬中市智能电器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获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双A类(优秀)。集聚创新创业要素,先后组织大型产学研活动15场,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近100项,3个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获国家外国专家项目立项资助,争取镇江市级以上科技资金3000余万元,有力推动了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科技+金融”融合发展,连续获批“苏科贷”优秀A类合作地区,“苏科贷、高企贷”成为扬中科技金融工作的特色品牌,全年累计为企业提供贷款3.44亿元,解决70余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教育资源供给展现新作为。2021年,建成云腾幼儿园、第二幼儿园、青苗幼儿园;完成童心幼儿园食堂综合楼、三跃中心小学原址改建工程,加快推进第一幼儿园、复旦上雅园配套幼儿园、吾悦广场配套幼儿园及城西小学。获评江苏省幼小衔接试验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60所,其中幼儿园25所、小学15所、初中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教中心1所、体育学校1所、普通高中2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成教中心6所;在校学生38033人,其中幼儿园8372人、小学16757人、特教94人、初中6946人、普通高中4138人、中等专业学校1726人。九年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100%;小学、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均达100%;初中升高中段的比例达60%。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文化馆实现整体易地搬迁,新场馆设有民俗展厅,音乐、舞蹈、器乐、书法等功能室,更好地为文艺人才提供创作舞台;市图书馆增设城东分馆,图书馆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开展文艺节庆活动,繁荣公共文化生活,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举办第十八届河豚文化节,策划组办情景党课《信仰的力量》,承办“百年百场”江苏省优秀群众文艺展演,举办第二届太平文化旅游周,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文艺巡演”活动,举办扬中市原创群文作品评选、十佳歌手大赛。开展“五个一百”红色系列主题活动。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六进”活动200场次,举办开展社教活动336场,进一步扩大文化惠民影响力;组织开展“周末戏相逢”戏曲巡演48场,原创锡剧《太平洲上》分别进社区、工厂、学校开展演出,组织戏曲进校园活动8场;培育文艺队伍84支,开展628场辅导活动,“文艺播种计划”实现村村全覆盖。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新建体育场地设施面积6.22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500万元左右。市级体育公园天禾体育公园完成二代智能健身器材、篮球场、乒乓球场的施工。建成村级体育公园6个、健身广场9个,完成健身步道约11.8千米、健身路径17套。举办“天禾旅游”2020-2021扬中足球冠军联赛、“中海粮油杯”2021西来桥“我要去舞龙”节庆活动、2021年江苏省老年人体育节扬中分会场开幕式、2021年第五届机关四人制篮球比赛、5·19全国老年人太极拳大联动活动,承办2021“省长杯”卡尔美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2021年江苏省健身瑜伽项目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再培训等赛事和活动。现有体育协会22个,俱乐部22个,各类协会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服务社会,为群众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平台。

卫生健康工作稳中有进。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实施市精神病防治院、市中医院综合大楼、八桥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三个国债项目和三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油坊镇卫生院2个专项债项目,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院区改造,启用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市人民医院县级医疗中心和三级医院建设,引进、培育新技术、新项目7个,建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脏病学专家刘必成教授等5个名医工作站,顺利通过镇江市临床重点专科复审和二级甲等医院复审。加大县级胸痛、卒中、创伤中心建设力度,市人民医院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医务人员52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6名,委托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16名,有效缓解人才紧缺难题。坚守疫情防控底线要求不动摇,通过做好人物同防、新冠疫苗接种、核酸采样检测、对外支援等工作,从严从紧做好我市疫情防控工作。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交通功能不断完善。完成238省道八桥段部分路幅5.298千米大中修,新改建农村公路6.8千米,农路管养和绿化美化力度加大,我市县道X354滨江大道、X202环岛线被评为2021年江苏省“美丽农村路”样板路和“平安放心路”样板路,创新长效管理,率先推行市、镇、村三级农村公路路长责任制管理体系;优化群众出行路线,关注企业职工通勤和特殊人群需求,增设特教中心、蜂巢易创等站点,调整3条公交线路,新购置20辆新能源公交车;移址新建并启用幸福二桥治超站,完成我市交通管辖范围内65座桥梁的安全“体检”,对西复线桥和联合村4组桥两座四类桥梁采取限制通行和拆桥改涵措施,对连接扬中和常州的重要桥梁幸福大桥设置了限高设施。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省级农村物流达标县。

城市治理不断优化。科学布局非机动车停放区域,规范共享助力车管理,加强停车泊位建设,新增停车泊位600余个。深化“智慧停车”系统管理,提升停车泊位使用效率,城区停车泊位平均占用率下降至30%。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建成20个镇江市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开展公厕管理专项提升行动,新建及改造公厕8座,开展“星级公厕”评比,提升公厕管理服务水平。围绕创文要求,细致开展城市市容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强化背街小巷及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对脏、乱、堵等行为强制入轨,全年共组织各类整治293次,取缔店外经营727家、流动摊点831个,清理垃圾176余吨。加强道路扬尘污染防治,规范渣土运输公司化运作,严格建筑垃圾处置审批流程,从源头上管控抛洒滴漏、带泥行驶等行为。突出夜间市容及施工管理,保持严查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全年共查处市区违法建设313处,强制整改和拆除违法面积7840余平方米,拆除明珠湾、南园小区等100余处存量违建1500平方米,有力维护扬中城市规划管理秩序。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全市突出环境问题项目化整改清单,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等指标持续向好,获评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持续加强走航溯源监测,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扬尘治理、电镀行业专项整治,完成一批重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基本竣工,推进排水许可证发放,加快城镇污水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有序推进沿江一公里化工企业整治,完成兴隆港务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加强空气质量管控,PM2.5年均浓度33.4微克每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77.3%。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户籍人口略有下降。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79641人,比上年减少1396人,其中男性人口136557人,女性人口143084人。全年出生人口1378人,人口出生率4.93‰,比上年下降2.55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420人,死亡率8.65‰,比上年下降0.36个千分点。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1.59万人。

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719.5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232.4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18.8元,增长10.3%。居民消费呈恢复性增长,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185.7元,增长22%,其中,城镇居民33486.6元,增长19.8%;农村居民25053.2元,增长26.2%。

民生保障显著改善。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20元,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每人每月1070元;散居孤儿养育津贴每人每月1982元。残疾人“两项补贴”覆盖3600余名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全市标准化及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达66家,建成2家集居家、机构、社区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打造10分钟服务圈半径。养老机构积极提档升级,全市现有养老机构30家,其中养老护理院3家。全市养老床位3525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45.2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72.27%。

儿童关爱持续加强。2021年,新增困境儿童75名、留守儿童17名,退档16名,登记保障困境儿童161人、留守儿童31人。共发放困境儿童生活补助资金130余万元。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慰问活动和“童心向党”关心关爱系列活动,惠及困境儿童321人次,慰问资金物资约25万元;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组织孤儿、父母监护缺失和无力监护儿童、贫困家庭儿童共28人健康体检;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以及低保家庭儿童办理保险保障。

注:

[1]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2021年扬中统计年鉴》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